大腸激躁症的診斷大腸激躁症不容易診斷的原因,在於其症狀無法由具體的病灶來解釋,甚至也無法明確地以病理生理學來闡明。雖然大腸激躁症患者的腸道有明顯的功能異常,但是因為目前的科技尚無法精確衡量,也缺乏適當的診斷工具及相關的檢查。因此,臨床上多只能由患者的主觀感受與描述的症狀,來診斷大腸激躁症之存在。
大腸激躁症的主要症狀包括長期腹瀉、便秘或兩者交替,短則數週,長則數年。 如果上述症狀一起出現,而且持續存在,對日常生活造成困擾的話,就可稱為是大腸激躁症。 由於大腸激躁症是群組症狀的集合,因此鑑別診斷必須要先排除腸道腫瘤或潰瘍性大腸炎等其他潛在危險的胃腸道疾病。若患者出現以下現象,則為器質性疾病之警訊,須一步安排適當之檢查:1.血便或由肛門排血;2.體重減輕;3.持續腹瀉;4.最近才出現,且持續未緩解之腹脹;5.貧血;6.發燒 Manning Criteria (主要條件)
1999年,一群對大腸激躁症有高度研究興趣之胃腸專家,以Manning Criteria及Rome Criteria為依據,制定了Rome II Criteria,此即成為目前最廣為接受及應用之診斷標準: Rome II Criteria (次要條件)※ 在過去12個月中,至少有12週(不須連續)發生腹痛或不適,且至少包含以下兩種特徵:
這些症狀並非診斷所必需,但出現愈多,醫師對大腸激躁症之診斷就更具說服力:
身體檢查方面,基本上沒有什麼異常,但可能會有以下三個特徵,可供參考:
--------------------以上內容由自律神經大師醫療顧問團隊整理-------------------- 自律神經大師網站提供自律神經失調,胃食道逆流、失眠、焦慮症、恐慌症、暈眩、梅尼爾氏症等 各種傳統中西醫藥物手術難以解決的疾病之醫學資訊與新知及保健衛教等諮詢服務。 |